阅读理解之数字化时代

2024-05-17

1. 阅读理解之数字化时代

数字化时代,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,键盘上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。因为长期使用电脑,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,提笔却无法正确写出具体部首和结构。最近一项调查显示,两千余名受访者中有逾八成的人承认写字有困难。提笔忘字、频写错别字,正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。
  
 应当承认,新技术的确给古老的汉字艺术带来较大的冲击。美国学者杰茜卡·贝内就曾把电脑称为手写体的诅咒。因汉字象形表意的文字结构十分特殊,电脑输入对汉字手写的冲击尤为严重。五笔输入法把每一个汉字拆成最多四个部分,倒是让人记住了汉字的基本架构,但写起字来也难免有时会缺胳膊少腿,而太多习惯用拼音输入法的人则连汉字的具体构造都记不住。在方便、快捷、高效的文字信息化处理诱惑下,人们由习惯成依赖,由依赖成退让,最后是能敲字的决不写字。及至万不得已情况下要用手写时,才发现汉字的具体构成竟是如此模糊,写出的字也丑得难以见人。
  
 一项千百年来被人们运用自如的汉字手写艺术,却在电脑和网络普及应用的一二十年间就陷入尴尬境地,完全归因于新技术的罪过乃是推脱我们自身传承文化的使命与责任。在这一场新技术冲击的背后,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汉字中还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与艺术,早已钝化了对具有独特美感的汉字书法的审美能力,早已忽视了手书汉字也是传承汉字文化极具生命力的方式,而仅仅把汉字视作表意符号和交流工具。结果便是,作为符号和工具的汉字,往往只是在实际运用这个层面上存在。
  
 正如学者所言: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,又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工具。汉字书法不仅是人类所创造的最为抽象的艺术,而且是人类文明最为发达、最富有想象力,能够全面揭示自然本质的一门艺术,一种文化现象。数千年来,汉字被视作艺术品,更被看做人格的标记,横平竖直写汉字与堂堂正正做真人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。曾几何时,能写一手好字是竞争的资本,是一件值得骄傲与自豪的事情。无论时代怎样嬗变,无论技术怎么革新,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会改变,而作为后来者理当致力于文化的接续和弘扬,不能在各种冲击面前丧失汉字文化的自尊、自重与自觉。
  
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得到光大,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的精华,而是决定于这个民族优秀的文化是否得到很好的传承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提出学习母语是一种权利,法国规定法产商品的商标必须使用法文,韩国主张立志于国语发展和国语文化创造,俄罗斯甚至把保护母语纳入了国家安全战略。在邻国日本,从小学到初中都有习字和书法课,文科大学里书法也是必修课。汉字是我们文化的根,是滋养我们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液。在网络时代,我们不能握着鼠标忘了笔杆,汉字不能沦为失落的文明。
  
 1.根据原文,下列有关提笔忘字的表述,不符合意思的一项是
  
 A.数字化时代,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,人们习惯用键盘打字来代替一笔一画的书写,由此导致提笔忘字现象。
  
 B.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,提笔却无法正确写出具体部首和结构,从客观上说这是长期使用电脑打字造成的。
  
 C.提笔忘字、频写错别字已经成为国人一种普遍的现象,如果持续发展下去,就将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。
  
 D.把提笔忘字完全归因于新技术的罪过是不客观的,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我们在推脱自身传承文化的使命与责任。
  
 2.下列理解,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
  
 A.美国学者杰茜卡·贝内之所以把电脑称为手写体的诅咒,就是因为电脑等新技术的确给古老的汉字艺术带来较大的冲击。
  
 B.运用五笔输入法时把每一个汉字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,打字时只记住了汉字的基本架构,写字时就难免会缺胳膊少腿。
  
 C.在电脑和网络普及应用这一场新技术冲击的背后,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汉字中还蕴藏着丰富的`中华文化与艺术。
  
 D.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会改变,无论时代怎样嬗变,无论技术怎么革新,作为后来者理当致力于文化的接续和弘扬。
  
 3.下列理解和分析,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
  
 A.在方便、快捷、高效的文字信息化处理诱惑下,人们习惯于敲字而不写字,以致于书写时,才发现汉字的具体构成竟是如此模糊。
  
 B.由于忽视了手书汉字是传承汉字文化极具生命力的方式,而仅仅把汉字视作表意符号和交流工具,结果是汉字只在实际运用这个层面上存在。
  
 C.数千年来,汉字被视作艺术品,更被看做人格的标记,正因如此,横平竖直写汉字与堂堂正正做真人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。
  
 D.要使民族的文化得到光大,就要让我们的民族优秀的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。汉字是我们文化的根,我们就不能让汉字沦为失落的文明。
  
 答案:
  
 1.C
  
 2.A
  
 3.B
  
 答案解析:
  
 1.试题分析:不是就将成为,而是正成为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。
  
 考点: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,能力层次为B级。
  
 2.试题分析: 不单单因为对汉字艺术的冲击,对其它书写体也有相应冲击。
  
 3.试题分析: 忽视了手书汉字只是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。

阅读理解之数字化时代

2. 什么是数字化阅读

数字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数字化,主要有两层含义:一是阅读对象的数字化,也就是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的,如电子书、网络小说、电子地图、数码照片、博客、网页等等;二是阅读方式的数字化,就是阅读的载体、终端不是平面的纸张,而是带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。
如PC电脑、PDA、MP3、MP4、笔记本电脑、手机、阅读器等等。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相比,数字化电子出版物具有存储量大、检索便捷、便于保存、成本低廉等优点。所以,数字化阅读日益受到各国年轻人的欢迎和追捧。

扩展资料
数字化阅读的好处:
1、开创了一个非纸质的新的阅读媒介,是时代的进步。
2、阅读效果“图”“文”“声”三者兼具,更形象生动,开创阅读先河。
3、卫生,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环境,不需要砍伐树木,也保护了生态环境。
4、数字书的保存更简便,便于存储,几乎不占用空间。
5、制作上传之后,不用印刷,节省了资源。
6、查找方便,不需要浪费大量时间在无意义的查找上。
7、内容丰富,涵盖面广,相关信息丰富。
8、阅读不需要花钱买书,更利于广大群众广泛阅读。
9、内容更新更加方便快捷,更有利于一些更新较快的方面的书籍(如新科技,新发明发现等)的阅读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数字阅读

3. "数字阅读",一个怎样的时代

从纸质走向数字,从看书走向读屏,从个人电脑走向手持终端,从书房走向地铁……人类的阅读方式正迎来新的革命.
在这个动动手指似乎就能阅读到一切的时代,信息传播和接受的标准发生了怎样的改变?数字阅读能否像古登堡印刷术那样改变人类历史?上海书展期间,一场有关阅读的“全民大讨论”上演.
“数字阅读”新态度:“我有没有被‘爽’到”?
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今年4月公布的《第11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》数据显示,2013年,中国成年人数字阅读的接触率首次超过半数,越来越多的民众已尝试并接受“数字阅读”.
文化批评家、同济大学教授朱大可说,当140字的微博和短资讯成为“数字阅读”的主要呈现形式,中外学术界曾陷入深深的忧虑:短消息缺乏严密的逻辑论证,所有的思维都面临“碎片化”的危险.有西方学者曾悲观地预言,习惯了“碎片化”思维的人类一旦“脑残”将不可逆转.所幸,随着微信朋友圈中长文章的出现,这种担忧又出现了新的转机.
传播介质的变革是否同时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态度?资深媒体人梁文道直言,在信息泛滥的时代,人们并不是在“接收”信息,而是在“消费”信息,所“消费”的重点是“我有没有被‘爽’到”.
“数字阅读”新体验:
拥抱不得、抛弃不得?
早在印刷机被发明的时候,人类面对越来越多的信息就曾经有过不堪重负的焦虑,如今,数字媒介的迅猛发展让此前的焦虑有了新的“变体”.
——当6000本经典名著刻成光盘,读书的“神圣感”哪去了?
历史学者、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纪霖认为,把6000本经典名著刻成光盘,大多数人会觉得它“变质”了,因为经验告诉我们,好书该配得上用“纸张”去呈现.没有了纸张的触感,数字阅读便从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阅读的“神圣感”.
——为什么我离开手机就不安,总看手机却又觉得浪费时间?
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擎认为,“数字阅读”时代,人们大多拥有“两面性”:一方面,面对海量信息的巨大“诱惑”,人们迫切需要通过移动终端获取最新资讯,快速浏览、再快速抛弃;另一方面,人们内心深处又有一种“忠贞不渝”的东西,认为唯有读纸质书才是“正经事”.这其实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一种“阅读焦虑”.
——哪些书能立即用来指导实践?
作家刘醒龙说,“数字阅读”让人们拥有更多选择的自由,于是“立竿见影”成为部分人选择阅读内容的标准;然而,能够立即指导实践的书都没有必要读,有价值的内容永远不是“看得见疗效”的成功学抑或厚黑学.相反,让人终身受益的书可能正是那些早年读时“无感”,中年想来却又“越品越浓”的书.
“数字阅读”新方向:
“方式还不适应,知识不会堕落”
那么,纸质阅读的下降,是否等于文化水平的下降?
很多学者不同意这种看法,他们认为读书的下降不代表人们对文化的关注度下降,更不代表全民文化水平的下降.
许纪霖说,纸质阅读的下降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正常现象,大可不必惊慌,因为将来还有可能出现反弹.事实上,近来,中国人纸质书的阅读数量已经出现回升.此外,他认为,“数字阅读”并不应被排除在“阅读率”的计算范围之外,人们摄取知识的渠道应是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的总和.
梁文道说,阅读的介质、工具、载体正改变着我们的所写、所读和所想,此前,人们所熟悉的“纸质世界”可能逐渐在我们眼前崩溃,但是那又怎样?人们对知识内涵的追求永远不会堕落,无非是呈现方式还未完全适应罢了.

"数字阅读",一个怎样的时代

4. "数字阅读",一个怎样的时代

从纸质走向数字,从看书走向读屏,从个人电脑走向手持终端,从书房走向地铁……人类的阅读方式正迎来新的革命。

    在这个动动手指似乎就能阅读到一切的时代,信息传播和接受的标准发生了怎样的改变?数字阅读能否像古登堡印刷术那样改变人类历史?上海书展期间,一场有关阅读的“全民大讨论”上演。

    “数字阅读”新态度:“我有没有被‘爽’到”?

   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今年4月公布的《第11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》数据显示,2013年,中国成年人数字阅读的接触率首次超过半数,越来越多的民众已尝试并接受“数字阅读”。

    文化批评家、同济大学教授朱大可说,当140字的微博和短资讯成为“数字阅读”的主要呈现形式,中外学术界曾陷入深深的忧虑:短消息缺乏严密的逻辑论证,所有的思维都面临“碎片化”的危险。有西方学者曾悲观地预言,习惯了“碎片化”思维的人类一旦“脑残”将不可逆转。所幸,随着微信朋友圈中长文章的出现,这种担忧又出现了新的转机。

    传播介质的变革是否同时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态度?资深媒体人梁文道直言,在信息泛滥的时代,人们并不是在“接收”信息,而是在“消费”信息,所“消费”的重点是“我有没有被‘爽’到”。

    “数字阅读”新体验:

    拥抱不得、抛弃不得?

    早在印刷机被发明的时候,人类面对越来越多的信息就曾经有过不堪重负的焦虑,如今,数字媒介的迅猛发展让此前的焦虑有了新的“变体”。

    ——当6000本经典名著刻成光盘,读书的“神圣感”哪去了?

    历史学者、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纪霖认为,把6000本经典名著刻成光盘,大多数人会觉得它“变质”了,因为经验告诉我们,好书该配得上用“纸张”去呈现。没有了纸张的触感,数字阅读便从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阅读的“神圣感”。

    ——为什么我离开手机就不安,总看手机却又觉得浪费时间?

   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擎认为,“数字阅读”时代,人们大多拥有“两面性”:一方面,面对海量信息的巨大“诱惑”,人们迫切需要通过移动终端获取最新资讯,快速浏览、再快速抛弃;另一方面,人们内心深处又有一种“忠贞不渝”的东西,认为唯有读纸质书才是“正经事”。这其实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一种“阅读焦虑”。

    ——哪些书能立即用来指导实践?

    作家刘醒龙说,“数字阅读”让人们拥有更多选择的自由,于是“立竿见影”成为部分人选择阅读内容的标准;然而,能够立即指导实践的书都没有必要读,有价值的内容永远不是“看得见疗效”的成功学抑或厚黑学。相反,让人终身受益的书可能正是那些早年读时“无感”,中年想来却又“越品越浓”的书。

    “数字阅读”新方向:

    “方式还不适应,知识不会堕落”

    那么,纸质阅读的下降,是否等于文化水平的下降?

    很多学者不同意这种看法,他们认为读书的下降不代表人们对文化的关注度下降,更不代表全民文化水平的下降。

    许纪霖说,纸质阅读的下降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正常现象,大可不必惊慌,因为将来还有可能出现反弹。事实上,近来,中国人纸质书的阅读数量已经出现回升。此外,他认为,“数字阅读”并不应被排除在“阅读率”的计算范围之外,人们摄取知识的渠道应是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的总和。

    梁文道说,阅读的介质、工具、载体正改变着我们的所写、所读和所想,此前,人们所熟悉的“纸质世界”可能逐渐在我们眼前崩溃,但是那又怎样?人们对知识内涵的追求永远不会堕落,无非是呈现方式还未完全适应罢了。

5. 什么是数字化阅读

数字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数字化,主要有两层含义:一是阅读对象的数字化,也就是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的,如电子书、网络小说、电子地图、数码照片、博客、网页等等;二是阅读方式的数字化,就是阅读的载体、终端不是平面的纸张,而是带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。
如PC电脑、PDA、MP3、MP4、笔记本电脑、手机、阅读器等等。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相比,数字化电子出版物具有存储量大、检索便捷、便于保存、成本低廉等优点。所以,数字化阅读日益受到各国年轻人的欢迎和追捧。

扩展资料
数字化阅读的好处:
1、开创了一个非纸质的新的阅读媒介,是时代的进步。
2、阅读效果“图”“文”“声”三者兼具,更形象生动,开创阅读先河。
3、卫生,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环境,不需要砍伐树木,也保护了生态环境。
4、数字书的保存更简便,便于存储,几乎不占用空间。
5、制作上传之后,不用印刷,节省了资源。
6、查找方便,不需要浪费大量时间在无意义的查找上。
7、内容丰富,涵盖面广,相关信息丰富。
8、阅读不需要花钱买书,更利于广大群众广泛阅读。
9、内容更新更加方便快捷,更有利于一些更新较快的方面的书籍(如新科技,新发明发现等)的阅读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数字阅读

什么是数字化阅读

6. 什么是数字化阅读

   
  数字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数字化,主要有两层含义:一是阅读对象的数字化,也就是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的,如电子书、网络小说、电子地图、数码照片、博客、网页等等;二是阅读方式的数字化,就是阅读的载体、终端不是平面的纸张,而是带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。
  如PC电脑、PDA、MP3、MP4、笔记本电脑、手机、阅读器等等。
  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相比,数字化电子出版物具有存储量大、检索便捷、便于保存、成本低廉等优点。
  所以,数字化阅读日益受到各国年轻人的欢迎和追捧。
   
  
   扩展资料 
  数字化阅读的好处:
  1、开创了一个非纸质的新的阅读媒介,是时代的进步。
  2、阅读效果“图”“文”“声”三者兼具,更形象生动,开创阅读先河。
  3、卫生,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环境,不需要砍伐树木,也保护了生态环境。
  4、数字书的保存更简便,便于存储,几乎不占用空间。
  5、制作上传之后,不用印刷,节省了资源。
  6、查找方便,不需要浪费大量时间在无意义的查找上。
  7、内容丰富,涵盖面广,相关信息丰富。
  8、阅读不需要花钱买书,更利于广大群众广泛阅读。
  9、内容更新更加方便快捷,更有利于一些更新较快的方面的书籍(如新科技,新发明发现等)的阅读。

7. 数字化时代的阅读800字作文

有人说,“数字化生活”是一种将数字化产品——数码相机、IPHONE手机、IPAD、笔记本电脑等等——作为必需工具的生活方式。有人说,“数字化生活”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一种生活方式,如QQ聊天,飞信传情,开心偷菜,新浪围脖,看电子书,网络视频。也有人说,“数字化生活”就是生活在数字世界里,随手拈来的事物可以用数字来量化,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也可以用数字来衡量。
根据上述材料,以“我的数字化生活”为标题,写一篇文章。你可以讲述故事,抒发情感,也可以发表见解。
【要求】①选择角度,明确立意。 ②除诗歌外,文体不限。③不得抄袭,不得套作。④不少于800字。
我的数字化生活
温州中学高三(16)班  郑冰卉
毫无疑问,我的生活正因为科技的进步、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。不知从何时起,我渐渐习惯了电子文档中密密麻麻的各科分数,习惯了电视屏幕下方滚动播放的灾害死亡人数,习惯了《时代》上刊印的每周重要数字??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数字化的生活是高效的、便利的,而我也正享受着它带来的福利。分数能直观反映我的成绩,摄氏度能告诉我何时该添衣,而计算机更是一个巨大的数字集合体。但数字也像病毒一样,慢慢侵占着我的生活,直到牢牢掌控一切,让我在虚拟的世界里,深陷其中,不能自拔。
罗杰·科恩曾在《纽约时报》上说,生活在21世纪的人是幸福的,而对数字的依赖却让人们变得不幸。数字仿佛在使生活变得便捷、有条理,却在某种程度上让事实变得模糊不清。曾在某杂志上看到过“幸福指数排名”,编辑们用百分比计算出人们的幸福,并一较高低。而这榜单的“权威性”让我深深怀疑。
我曾在高幸福指数的国度,看见英国老人在后院寂寞地喝着红茶,也曾在“不幸福”的土地上,看见孩子们快乐地玩耍??数字化的生活企图用集体意识来取代主观感受,用标准而又空洞的数字来诠释人们内心复杂而多变的情感,而这样的尝试,只会让我们离真实的生活越来越远。
更何况,在数字化的过程中,人们的情感会抽离肉身,变得麻木不仁。当我看到那一串串的数字死亡人数、死伤率、失踪率时,我和多数人一样,显得无动于衷。而人毕竟不是冷血动物,而是我们所习惯的数字化生活选择性地遗漏了太多的情感信息。我看不到那数字背后年轻母亲丧子的伤痛,看不到新婚夫妻蜜月的甜蜜,看不到孩子渴望上学的眼神??
我想,数字化的生活让我失去了太多太多。正如尼采所说“在大海中被渴死是可怕的。”和许多人一样,数字化生活在带给我优质的物质生活时,却让我的精神世界一贫如洗。

数字化时代的阅读800字作文

8. 数字化阅读越来越普遍了吗?

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国民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,但是数字化阅读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。魏玉山认为,要采用两个“两分法”来看待数字阅读。第一,要看到数字阅读对阅读人口普及、阅读率提升的作用。


“报告数据显示,手机阅读、互联网阅读,已经极大地提升了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民众阅读。当然,数字化阅读存在碎片化、大众化,甚至带有一些泛娱乐化的特点,也会存在一定负面影响”。


第二,数字阅读的终端主要分三大类:手机、平板和电子阅读器。由于终端的不同,数字阅读的功能也不相同。“像手机,因和互联网实时连接且屏幕小,便于进行信息浏览和碎片化阅读;电子书阅读器则能够实现专业的阅读和系统化知识学习,因为目前国内外电子书阅读器,外观上不花哨,也不能进行实时分享交流,基本只能进行阅读;平板端则既有娱乐功能,又有阅读功能,有人用它来读书,也有人用它看视频来放松和娱乐。人们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阅读需求,需要利用不同的数字化终端来满足这些需求”。来源:中国青年报